蓉江府小说
蓉江府小说 > 五代十国那些人 > 第194章 开辟新战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4章 开辟新战场

 

柴荣看着自己派去招降刘仁瞻的那个使者灰溜溜的回来了,心里对于刘仁瞻更加的看好,也更想招降刘仁瞻这个人。所以柴荣决定亲自出马,于是他找了一个空闲,带着几个侍卫,跑到了寿州城下对着上面的刘仁瞻喊了起来。“刘仁瞻,你何苦呢,现在李璟能力也就那样,早晚是要被我抓到开封去的,将来我要是抓走了李璟,你现在还为谁守城呢?还不如赶紧投降我,然后咱们一起征战天下,跟着我完成统一大业,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所为。”这句话要是一般人说出来,或许就是个笑话,但是现在这句话话是柴荣说的,那就没有人敢把这件事当成是笑话了,因为柴荣的确是有这个实力完成统一,而且柴荣对着刘仁瞻说出了,这话正是对于刘仁瞻的一个信任和重视,这相当于是柴荣对刘仁瞻的一个承诺。但是刘仁瞻却是不屑一顾,对着柴荣回了一句:“我效忠南唐那就有始有终,今天这事你都别再说了,咱们战场上见真章,我也只能以死报国而已。”最终,柴荣亲自招降,页眉又取得应有的效果,这让柴荣很无奈,但是这并不妨碍柴荣对与刘仁瞻的欣赏。短时间内在寿州是不能打开局面了,因为现在刘仁瞻在寿州装起了乌龟,在城外面的柴荣也很无奈,但是柴荣的目标是这个歌淮南,所以就算是寿州暂时失利,对于柴荣的整个战局影响也并不是很大。所以不久柴荣就让他的亲信大将,殿前都虞候赵匡胤带着大军先把寿州周边收拾一下,顺便把援助寿州的这些援军收拾一下,为周军拿下寿州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其实柴荣之所以决定开辟另外一个战场,是有两方面的考虑的,一个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为进攻寿州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条件,另一个原因就是柴荣想要在其他战场打上几个胜仗鼓舞一下士气,那时候打仗,士气是个很重要的因素。随着围攻寿州长时间没什么成果,柴荣心里也有点着急,原本跟着他来的那些雄纠纠气昂昂的周军,此时也都有点失望和泄气,这样的局面那可不是柴荣愿意看到的,于是就准备让赵匡胤开辟另一块战场,好好打几个胜仗。当时距离赵匡胤比较近的有个地方叫做涡口,这里面有一支军队,管事的就是寿州刘仁瞻的侄子,在这里差不多也是万人,实力也算是比较强大的。结果这些人和赵匡胤一接触,根本不是对手,赵匡胤直接将他们打得稀里哗啦的投降的投降,逃命的逃命,而且管事的大将基本上全部就地歼灭,至于咱们刚才说的刘仁瞻的侄子,也被活捉了。这一战对于赵匡胤来说基本上没啥压力,很顺利的就拿下了,这个胜利大大鼓舞了周军的士气,让柴荣也是十分高兴的。接下来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我们上面提到过的皇甫晖和姚凤,这两个人原本驻扎的距离寿州并不远,但是刘彦贞失败之后。他们吓得也是不行,急忙后撤了挺远,驻扎在了清流关,清流关距离赵匡胤刚刚拿下的涡口有三百多里的距离。而且中间还有不少的“敌占区”依旧掌控在南唐的手中,但是柴荣还是下定决心消灭掉在清流关的姚凤等人。原因也很简单,第一个就是清流关地势险要,是个重要的关卡,能够拿下清流关此后就能顺利很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清流关屯驻了南唐军的主力,据说有十万大军,只要是能够消灭掉这十万大军,南塘方面在淮南的防御体系,基本上就算是收到了重大破坏,毕竟关卡再险固要是没有人去守,那也没用。当时清流关已经无限接近南塘的国都了,距离金陵也不过是百里的距离,按照周军的行军速度,只要是来个急行军就能一天赶到金陵城下。所以要是能够拿下清流关,也算是对李璟的一个威慑和警告。因为这一场战役的主角是赵匡胤,赵匡胤是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所以自然野史传记啥的比较多,也是比较受是学家们欢迎的一个人物。所以这一场战役有很多的版本,不过很多都是虚构的而不是真实的,真正算得上比较靠谱的说法就是当时赵匡胤走小路偷偷摸摸的绕到了清流关,然后从清流关山后杀了上去。当时皇甫晖在城上接到情报,说是有一支周军正在往清流关火速赶来,于是他急忙带着大军跑到城墙上,准备和周军打一张,但是到了地方才发现,这不过是一小支军队,还没等皇甫晖反应过来。又传来了一个消息,说事后山发现了大量周军,周军主力已经杀了上来了。这一下子可把皇甫晖吓得不轻,急忙带着大军撤了,撤到了滁州,准备依托滁州城进行防守。就在皇甫晖带着他的几万大军跑到了滁州的时候,赵匡胤也在后面跟了上来,清流关也先不管了,直接杀到了滁州城下。

在下面的一些记载基本上就是来自于一些演义小说了,因为赵匡胤的武器在很多的小说中都是一根镔铁大棒(为什么我想起来了孙悟空),而且武艺高强。他赶到了滁州城下,立马就要求和皇甫晖决战,但是这个皇甫晖还是很有意思的,他站在城墙上面先是谴责了一下赵匡胤刚刚从后山偷袭他们清流关这是不道德的,是不讲道义的。随后他就说,你赵匡胤要是个真正的军人,那咱们就真刀真枪的干,谁都不要跑,谁也不要耍阴谋诡计,正面好好打一场。赵匡胤听了也乐了,觉得这个家伙的确是个“人才”,好好地打仗,还分什么狡诈不狡诈,俗话说兵不厌诈,要是这一点水准都没有,那还打个啥?再说这也不是春秋战国时期推着战车,敲着鼓然后按照利益按部就班的捉对厮杀。但是赵匡胤还是爽快的答应了皇甫晖这个看起来有点白痴的请求,不为别的,就是想让皇甫晖败得心服口服。不就双方在滁州城吓得摆开了阵势,赵匡胤骑着大马在前面,另一边的皇甫晖也骑着战马在前面。最先进行的就是赵匡胤和皇甫晖之间的决斗,赵匡胤武艺的确是高强,皇甫晖虽然也不差,但是还是比赵匡胤差了一筹。结果一棍子被赵匡胤撂倒了。毕竟赵匡胤用的可是纯铁的棒子,敲在身上那可是轻则骨折,重则当场没命。皇甫晖还算是幸运的,他身上穿的有护甲,这一棍子没要了他的小命,但是也重伤了,据说最终赵匡胤还用剑刺中了皇甫晖的头部,但是幸运的是皇甫晖还没死,但是已经丧失了战斗能力。随后姚凤也被赵匡胤活捉了,南唐军大乱,周军趁胜追击,一口气拿下了滁州,而这里所谓的十万大军也都全部那来回哪去,反正是彻底散了。这里咱们要说下皇甫晖这个人,这个人还是有点来历的,他之前并不是南唐土生土长的大将,而是从中原过来的。他之所以从中原过来,说起来还和前面咱们说韩熙载的时候有一点相似之处,都是因为当时魏州兵变,韩熙载的父亲是被牵连了,但是皇甫晖直接就是事件发起人,造反就是他搞的。结果后来一看事情不受控制了,于是就跑到了南唐,在南唐做了个大将。皇甫晖这个人很傲气,也的确是有几把刷子,但是这点能力在赵匡胤面前还是有点不够看,所以他没打过赵匡胤,被赵匡胤俘虏了。他对于赵匡胤那是心服口服,但是他带着十多万军到却不是赵匡胤万余人的对手,这让他引以为耻,所以原本赵匡胤和柴荣还准备招降皇甫晖的计划破产了。我们上面也说了,赵匡胤对着皇甫晖的头部刺了一剑,所以被俘虏的皇甫晖已经身受重伤了,但是他以此为耻,觉得也没有脸面活下去了,于是就放弃了治疗,拒接赵匡胤和柴荣的好意,最终伤重而死。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皇甫晖也算是一个汉子,但是各为其主,个人的命运机缘有别,他最终没有跟着柴荣进行统一大业。在清流关和滁州战争结束后,柴荣很高兴,但是此时赵匡胤的身边人马并不多,害怕不能保守住胜利果实,于是柴荣就让赵匡胤的父亲带着大军前去援助赵匡胤。当时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带着大军日夜兼程赶到了滁州,但是那会却还是晚上,赵弘殷就在城下面叫门。在城墙上面的赵匡胤自然知道这是自己的父亲,但是当时有规定,晚上不准开城门,所以赵匡胤就对着他爹喊道“咱们父子虽然是至亲,但是晚上不能开城门这是柴荣的命令,皇帝的命令不能违抗。”第二天,刚刚打开城门,赵匡胤就亲自出城迎接它的父亲,可以说赵匡胤公私分明,这一点还是很受好评的,而宋朝的史官们也是一个个如获至宝,大书特书,所以这件事的知名度应该还是挺高的。而且这件事对于现在还是一样具有很鲜明的现实意义和榜样作用。成功开辟了新战场,拿下了清流关,打下了滁州,距离金陵已经不远了,李璟此时的确有点慌张了。(未完待续)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