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江府小说
蓉江府小说 > 五代十国那些人 > 第137章 后晋契丹第一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7章 后晋契丹第一战

 

后晋和契丹之间的第一战的原因,上面咱们已经了解过了,主要就是杨光远引诱契丹进入中原,帮助他造反。开运元年(公元944年),这也是石重贵贵登基后的第二年,契丹方面因为接受了杨光远的忽悠,就派赵延寿为前锋,率领五万大军南下,而耶律德光则率领主力大军在后面,这一次可谓是决心很大。耶律德光甚至为了提高赵延寿的积极性再次拿出了封皇帝的做法,指着赵延寿说道:“我若是占据了中原,那么你就是皇帝。”这让赵延寿十分的兴奋,于是刚刚过了年,正月初二,就带着幽州一带的五万大军朝着南面杀了过来,直奔贝州。这里的第一战就发生在贝州,这也是非常有名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有名是因为这里面有一个人很出名,他叫做吴峦。本来朝廷认为贝州交通发达,不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没问题,所以就把这里当成一个囤积粮草的基地,不管在那里打仗,贝州处于交通枢纽,都很方面运送粮食到前线。但是没想到赵延寿一开始就选择了贝州作为攻城的对象,可能有人会说了,为什么赵延寿就选了贝州作为自己的突破点呢?原因就是有内奸,贝州有个军校叫做邵珂,性格凶狠残暴不讲理,当时的节度使把他贬官了。他心里不服气,于是就找到了契丹,告诉契丹贝州囤积大量的军粮,但是守备力量不足,十分容易攻下来,而且他也可以做内应。赵延寿一听这果然就是瞌睡了就送来了枕头,于是决定就先拿贝州开刀。当时贝州原本的节度使不在,到京城面见石重贵去了,但是朝廷又调任了一个大臣叫做吴峦的进入贝州,负责军政大事。吴峦到了贝州之后对将士们推诚布公,但是毕竟他来的时间还短,很多人对他还不了解,所以对于吴峦虽然觉得这个新来的节度使不错,但是真要是想要让这么多的将士归顺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但是上天没有给他这一段时间,吴峦刚刚接任节度使,赵延寿就来了,吴峦是个书生,一个文人,没有牙将什么的,身边心腹更是少,能打仗的心腹基本上没有,这个时候邵珂就蹦了出来,他说他愿意为吴峦为贝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吴峦不知道邵珂是个什么人,就是觉得最近他表现的还不错,所以就把他当成了一个可以重用的人物,让他来把守南门。赵延寿到了契丹之后,并没有直接进攻而是在等待,耶律德光最终亲临贝州,亲自指挥攻城。吴峦虽然是个文人,但是能力还是不错的,最起码守城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之前就是他在云州的时候固守成池让契丹围攻一年但是也不能攻下来,从那时候他就开始出名了。现在他守卫贝州,贝州的条件虽然比云州要好一点,但是外面的契丹大军也是更多了,不过吴峦对于防守契丹兵还是有比较多的经验的,最终契丹方面的攻城器械基本上被吴峦烧光了,契丹还是没能攻进贝州。就这么守了几天,契丹方面遭遇挫折,准备长期围攻,顺便再造一批攻城器械,不过就在这时邵珂又出现了,他主动联系契丹,要求在攻城的时候他打开南门放契丹大军进来。耶律德光一听十分的高兴,当即决定攻城,邵珂也是个守信用的“好孩子”,看到契丹人来了,立刻就打开了南门领着契丹军进入了贝州城。吴峦听说了之后,后悔莫及,但是事实已经这样,贝州城失陷原因在于他用人不当,他也没有脸面再回到京城请罪,于是就投井自杀,也算是死得壮烈,历来被人称道。随后契丹进入了贝州,又搞了一个大屠杀,贝州城内军民伤亡数万人。贝州事件之后不久,石重贵就调令大将高行周和符彦卿奔赴前线,准备抵抗契丹进攻遏制住契丹的强大攻势。几乎与此同时,北方各地通通传来战报,契丹进入雁门关,契丹进逼恒州、邢州、沧州等地,这基本上就是一条线的全面进攻,契丹从北面拉长战线,准备整体推向中原。

一开始的时候石重贵还想和契丹方面谈一下,看看是不是能够和平的解决问题,但是他派出去的使者根本到不了契丹方面的阵营,这时候契丹已经推进到了魏博一带。下一步就是赶到黄河边渡过黄河直扑中原。随后边关处处告急,刘知远在太原一带抗击契丹,战线还算是坚固稳定,最起码能够保证不让契丹突破晋阳一线。但是在河北的战争,契丹大军最快都已经突破到了黎阳,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据点曾经梁晋交战的时候,刘鄩就曾经占据一个黎阳和已经占据了整个河北的李存勖做最后的抵抗。石重贵不停地听到战报,心里不知道前线情况到底怎么样,他也算是早年打过不少仗,所以也很有胆魄,于是就准备御驾亲征,他的车驾到了澶州,而当时耶律德光驻扎在元城,并且把元城当做了他的大本营。我们先说一下在太原当面的战斗,太原防守的事刘知远,进攻的是契丹的一个王叫做伟王于秀荣,刘知远一战击破于秀荣,斩首三千,这一支契丹军队无奈之下只好撤退,太原这边的战争基本上接近了尾声,但是小股的契丹兵还是很常见的,还有很多小规模的战役,但是大的决战已经没有了。据说在这之前石重贵曾经给契丹方面写过信,就是要求看看能不能和解,重归于好,但是耶律德光很霸气,直接就回复了一句:“已成之势,不可改也。”,这意思就是说现在已经尘埃落定,想要再给我和好,已经没有机会了。随后就是马家口之战,这算是最深入南方的一次战争了,这一点我们在上面讲述杨光远你的时候也讲到了,杨光远为了和契丹进行勾结,于是安排契丹方面在马家口渡过黄河,然后到青州和他会和,随后就开始一起在中原一带驰骋。但是这一点却被后晋知道了,当时就有大臣建议,一旦契丹渡过黄河中原就完蛋了。景延广当时作为最高统帅,觉得有理,于是给石重贵说了一下,石重贵也觉得有道理。于是派遣李守贞带着一万大军沿着黄河两岸到马家口看看。李守贞等人沿着黄河而下,果然发现了契丹人的踪迹,那时候契丹人正在修筑渡口,准备渡过黄河了。趁着契丹人没有防备,李守贞率领大军迅速出击,一举击溃契丹军队,占领了渡口,契丹无奈只好北撤。而杨光远想要和契丹方面联合的阴谋也宣布破产。再有就是高行周等人在戚城被包围了,他们想景延广求援,但是景延广却是不管不顾,最终还是石重贵亲自赶了过去,高行周等人这才冲出重围。契丹在黄河马家口战败之后,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向东推进的能力,向南渡过黄河也是一个梦想了,最起码短时间内不能实现。随后就是最后一场大决战,本来契丹方面的大本营是元城,耶律德光想了一个点子,他先假装从元城撤退,然后却在周围埋伏上精兵,等着晋军前来。一开始晋军想的就是赶上去,然后追击契丹,可以说到这里耶律德光的计谋基本上已经成功了,但是世事无绝对,这一次也算是后晋方面运气好,他们本来想追击,但是半路上却下起了,一下子连绵十多天,最终没能追击成。就在后晋方面还在为不能追击唉声叹气的时候,埋伏在元城周围的契丹兵却成了落汤鸡,一个个疲惫不堪,左等右等晋军就是不来。最终耶律德光采取赵延寿的建议,率领大军围攻澶州城进行决战,这也算是后晋和契丹交战的最后一战,这一战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也算是一个很经典的战例,主要做法的就是后晋依靠城防在城下设置障碍或者排兵布阵,但是在城墙上依靠弓剑对契丹方面特别是轻骑兵给与了极大的伤害,但是很多时候契丹的大军根本不能接近城墙。耶律德光看着澶州城内的大军,说了一句话:“今何其多也!”按照杨光远给耶律德光说的,后晋的士兵饿死了一大半了,现在没剩下几个了,但是现在耶律德光看到大量的晋军,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被杨光远忽悠了。这一场战役最终还是契丹方面损失惨重,但是却不能攻下城池,无奈之下只好撤退,到这里基本上第一次后晋和契丹的战役算是结束了,后面虽然还有一些零星的战役,但是已经不值一提了。这一战的胜利一部分靠幸运,一部分就是后晋方面采取的战略比较不错,特别是在最后的决战,依托城防对不善攻防的契丹兵展开狙杀,绝对算是一个十分成熟的战术,这一战术后来在宋朝也被长期使用,并且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未完待续)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