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江府小说
蓉江府小说 > 旅明 >
字体:      护眼 关灯

 

巡抚大人应对得当,但是夏口通判袁大人,这次貌似有点应对过头。

后世改革开放,官员拼命招商引资,之后参加企业开幕仪式,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领导届时多半还要剪彩讲话……这属于配套服务。

而现如今是十七世纪,是一个讲官威讲官声讲仕林风评的封建官僚社会,不兴改革开放那一套。

所以夏口通判袁火昌袁大人,这次真过火了。

通常来说,官员参加“友商”开业,一张名帖就足够,贺客们自然会领悟其中代表的意义。

如果老爷硬要亲至的话,能被社会接受的最顶格表现,则是青衣软帽,小轿一顶,悄然而来,淡淡道贺……这已经是自家小舅子开业的档次了。

以上做派不但符合社会期待值,也符合儒家精神。更加重要的是,此举不会在官场留下恶名和蠢名——官员本人亲至所带来的影响力,并不比一张名帖高多少,可是后遗症不少,很容易就被人抓到把柄参课。

然而这一次客博阁开业,袁通判却是浑然没有在意各种潜规则和后续麻烦。他不但亲身而至,而且身穿官袍,座下八抬官轿,前后差役鸣锣开道,一路呼喝而至,分分钟搏上热搜的架势。

这才是开始。

客博阁门前下轿后,方面大耳,留着三缕黑须的袁老爷,不但给闻声出迎的南老爷道喜,还和南老爷当街攀谈,说着好大声的吉祥话,附送仰头大笑,把戏路做了个十足十。

众多围观的贺客也被袁大人这一套给惊了个十足十。

那么说了半天,袁通判到底是何许人也?

在这个时间段,夏口(汉口)镇早已是天下有数的大商埠。身为槽盐槽粮在北中国的官方指定转运枢纽,繁华的汉口和佛山镇、朱仙镇、景德镇并称天下四大名镇。

然而名声再大,经济再发达,也不能改变一个事实:汉口镇依旧是县级行政单位。

也就是说,汉口镇理论上,最大的官儿是县太爷。

没办法,明代皇帝思想僵化,哪怕再繁华,也不会给汉口升档到地级市,县级市也不行。

当然了,由于汉口日渐增长的工商规模以及随之而来的实际公共服务需求,官府也不可能真撒手不管……毕竟一个县太爷操作不了这么肥……复杂的业务。

别说县,汉口镇的实际gdp早已超过了很多府级单位,公务需求也超过了一府所需。

于是,湖广布政使衙门在很早之前,就将汉阳府通判派驻在了汉口镇“帮办政务”:汉口镇的上级行政单位就是汉阳府。

通常来说,通判这个职务,在一些下等穷府都是可有可无的打酱油位置。

然而在汉口,这个通判职务却是极其重要的。这是除了盐政、漕运、河道等专业衙门外,全权管理汉口镇日常行政事务的最高级别政府部门。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