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又指向身后的马车,介绍道:
“昔日大将军巡视地方,便是以此车代步。”
贾氏门前的围观群众听说这事,尽皆哗然。
话不能乱说,车也不能乱坐。
高澄让贾思勰乘坐自己的马车入洛,沿途光彩且不提,这份重视,便足以让人感激。
贾思勰并没有让薛虎儿等太久,他们一行人当天就离开了益都城。
这注定是一场双向奔赴,高澄知道《齐民要术》的伟大,而创造这一伟大作品的贾思勰,也需要高澄代为推广。
薛虎儿护送贾思勰西去的时候,邺城也有一支车队出城,即离任的相州刺史杨愔。
杨愔外镇地方已经七年,高澄也着意将他调回洛阳。
而接替人选,众人都以为必是高澄幕府出身,但真正出炉时,却让许多人始料不及。
正是前御史中尉杜弼。
杜弼虽不曾做过哪怕一天的高澄幕僚,却因廉洁自守,勇于任事的特点升得高澄喜爱。
自卸任御史中尉一职后,这两年来杜弼多有调任,都是高澄为了锻炼他而特意为之。
而每次杜弼都没有让他失望,所任尽皆称职,这才让高澄放心将相州刺史一职交由他来担任。
与杜弼交接了政务的杨愔,正领了家眷去往洛阳。
他知道,在外磨砺了七年的自己,除非被疏远、罢黜,否则未来不会再有出镇地方的时候。
三省主官是唯一的奋斗目标。
十一月下旬,贾思勰与杨愔前后脚抵达了洛阳。
高澄首先热情的接待了贾思勰,带他参观了洛阳周边各大印刷工坊,查看时,顺带向贾思勰许诺《齐民要术》的教材地位。
他根本无需再去多此一举,检验《齐民要术》的内容质量。
对此,贾思勰自是欣喜不已,对于高澄所授户部侍郎一职,专门管辖各地农牧事宜,反倒不是特别在意。
高澄曾有言,科举开创以后,非走科举入仕之人,不得入中枢。
只不过贾思勰的贡献实在太大了,谁要再给他一部堪比《齐名要术的》著作,高澄不知要将对方引入中枢,还得联姻拉进关系。
要不是贾思勰年纪太老,没准还真能当上高家女婿。
而为了安置真正的高家女婿杨愔,高澄上表向天子请辞尚书令一职。
元善见以为高澄试探自己坚决不许,直至反复三次拉扯,最终看到高澄推荐尚书左仆射高隆之继任尚书令一职,再任杨愔补为尚书左仆射,元善见才勉为其难同意下来。
高澄之所以放权,盖因明年的重心就在军事层面,即第二次西征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