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兄如此维护,莫非真如张主薄所言,希望子孙效仿琅琊王氏不成?”
李元忠勃然大怒,眼见又要再起争端,高澄赶紧将苗头掐死:
“高侍中,莫要学张主薄危言耸听。”
高隆之与李元忠有怨,还不浅。
最早能追溯到洛阳之变,高隆之身处宫城,而李元忠与高乾在不能坚守的时候,打算杀尽他的家眷。
这件事不能说李元忠做错了,但毫无疑问会被高隆之的家眷怨恨,几年下来,也能影响到高隆之对他们的看法。
但更重要的是高澄将尚书省事务放手由两人处置,虽说两人暗地里争权夺利不至于影响公务,但终究是把矛盾累积下来。
高澄看到这一点,也决定等孙腾正式上任,让他与高隆之各领三部,互不侵夺。
高隆之的态度已然明了,高澄又询问李元忠的看法。
李元忠胸口起伏,显然是被气得不轻,但因高隆之那一番话,也不能再坚持九品中正不能动摇。
于是他转而向高澄进言,陈说官吏选拔的重要性,希望高澄在没有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代替方法时,莫要轻易变更。
哪知这正中高澄心意,他当即对众人提出自己的想法:科举制。
“科举制?不限出身,以考试录官?”
众人所有所思。
其实考试录官并非新意,南梁已经实施了三十多年,关东数年前,高澄也曾在括检五万冒名官吏后,主持了一场录用考试。
高澄执政以来,位于洛阳的高氏义学有大量忠勇遗孤进学,其中不少人,年岁渐长,能够任事。
但他们与寒门学子毕竟只是少数。
第一次科举,无论考试内容,士族子弟占据多数是必然的结果。
当考试范围被公布,士族门阀所垄断的知识也能够帮助他们从容备考。
在广兴文教,培育足够多的寒门人才之前,无法改变政务上对士族的倚重。
因此,高澄先开科举,也是希望让天下人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从而推动文教的发展。
高氏的特殊,决定了以六镇鲜卑武夫为根基的他们,不需要向隋唐一般无限向门阀士族让渡,使科举流于表面。
一旦等到这群鲜卑勋贵完成了向门阀的转变,再要创设科举制,难度就不是安抚几个河北士族这么简单。
评议制度
隋唐科举制的公平流于表面,最重要的原因是追随宇文泰创业的鲜卑勋贵们,经过两三代人的积累与联姻,与关中豪强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
杨坚篡国时,为了得到这一群体的支持,不得不对他们让步。
李渊趁杨广往江都避祸,自太原起兵,入关中,做出了与杨坚相同的选择。
自身积累,与短期内两次朝代更迭的机遇,才能造就关陇门阀日后的权势。